主页 > 名句 > 刘禹锡的名句 > 今朝北客思归去,回入纥那披绿罗。

今朝北客思归去,回入纥那披绿罗。
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竹枝词二首·其二

楚水巴山江雨多,巴人能唱本乡歌。

今朝北客思归去,回入纥那披绿罗。

今朝北客思归去,回入纥那披绿罗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,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。

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,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。

注释

楚【chǔ】水巴山【shān】:楚水:①水名。一【yī】名【míng】乳水。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。楚水注【zhù】之,水【shuǐ】源出【chū】上洛县西南【nán】楚山。昔四皓隐于楚山,即此山【shān】也。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,又【yòu】东迳高【gāo】车岭南,翼【yì】带众【zhòng】流,北转入丹水(北【běi】魏【wèi】郦道元《水经注·丹水》)。②泛指古楚地的江【jiāng】河【hé】湖泽。巴山:①大巴【bā】山。巴山夜雨【yǔ】涨秋池。②泛【fàn】指巴蜀一带。

楚水巴山:泛指蜀楚之地的山水。

巴人:此诗中指古巴州人。

北客:作者自指,言客有思乡情也。

纥(hé)那:踏曲的【de】和声。绿罗:①绿色的【de】绮罗。②比【bǐ】喻绿水【shuǐ】微波。③荔枝名。川人【rén】有称【chēng】荔枝【zhī】为绿罗者。诗中所指解释【shì】历未能统一。三种解释者皆有【yǒu】,也都讲得通【tōng】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梁守中.刘禹锡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42

2、萧涤【dí】非 等.唐诗【shī】鉴赏【shǎng】辞典【diǎn】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831-832

3、张国举【jǔ】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【chūn】:长春出版社,2010:476-477

创作背景

  刘禹锡于唐【táng】穆宗长庆二年(822)正月至长庆四年(824)夏【xià】在夔(kuí)州任刺史,作《竹枝词》十【shí】一首。十一首《竹【zhú】枝词》分为两组,这是【shì】其中一组二首,作于另【lìng】九首【shǒu】(《竹枝词九首》)之后【hòu】,大【dà】约是诗人前组【zǔ】九首完成后,又重新创做完成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梁守中.刘禹锡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42

2、萧【xiāo】涤非 等.唐诗鉴【jiàn】赏辞典【diǎn】.上海:上海【hǎi】辞书【shū】出版社【shè】,1983:831-832

鉴赏

  《竹枝词》是【shì】古【gǔ】代四川【chuān】东部的【de】一【yī】种民歌,人民边舞【wǔ】边唱【chàng】,用鼓【gǔ】和短笛伴奏。赛歌时【shí】,谁唱得最多,谁就是优胜者。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【shí】,非常喜【xǐ】爱这种民歌,他学【xué】习屈原作《九歌》的精【jīng】神,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,制成新的《竹枝【zhī】词【cí】》,描写【xiě】当地山水风【fēng】俗和【hé】男女爱情,富于生活【huó】气息【xī】。体【tǐ】裁和七言绝句一样。但在写作上【shàng】,多用【yòng】白【bái】描手法,少用典故,语【yǔ】言清新活泼,生动流畅【chàng】,民歌气息浓厚。刘禹锡【xī】创作多首【shǒu】《竹枝【zhī】词》,分两组,这是其【qí】中一组的第二首。

  第二【èr】首不【bú】像第一【yī】首那样【yàng】以谐音写含【hán】蓄情事,而是从身居【jū】蜀地耳闻巴人歌唱【chàng】自然引发怀乡【xiāng】幽思。

  首句“楚水【shuǐ】巴山江【jiāng】雨多”看【kàn】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【què】流露出【chū】诗人因王叔文派政【zhèng】治【zhì】革新案多年【nián】贬【biǎn】谪远任的愁苦。楚地巴山远离长安,虽然暂时避开政【zhèng】治漩【xuán】涡,但对于心怀远大【dà】抱负的诗人【rén】来说却是心【xīn】仍有不甘的【de】。“总【zǒng】为浮云【yún】能蔽日,长【zhǎng】安不见【jiàn】使【shǐ】人愁。”(李白《登金陵【líng】凤【fèng】凰台》)这【zhè】也许正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这不【bú】能不使人愁苦,伤心失意下也【yě】属正常。压【yā】在心【xīn】头的大石无【wú】法移开,难以消除的寂寞【mò】和烦闷更【gèng】无法排遣。江雨又来,淅沥不歇,更添伤【shāng】情。

  “巴人能唱本乡歌【gē】。”于此【cǐ】伤情怀思【sī】之下巴人乡歌又传入耳。“歌者那知听者愁,一声一叹总牵情。”巴人歌【gē】唱本属常有之事【shì】,诗人却将其平常事入诗【shī】中,可见诗人自【zì】己心绪却是【shì】常常不【bú】平静的。自【zì】然不是【shì】只【zhī】因【yīn】耳【ěr】听巴【bā】人【rén】歌声【shēng】才起的不【bú】平静,人总【zǒng】是会因某事而及他情。这是【shì】再自然正常不过的了。本【běn】来由江雨多【duō】引起的伤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【gèng】是雪上加霜【shuāng】了。

  闻歌【gē】思【sī】归,自然引出【chū】下两句【jù】:“今朝【cháo】北客思归【guī】去,回入纥那披绿罗。”长安,不算是自【zì】己【jǐ】的归处,多次的贬谪打【dǎ】击【jī】,他怕是早已【yǐ】对政治不怀【huái】希望了,长安【ān】那里只是【shì】自己的伤心地而已。至于诗人想归何【hé】处,可以从诗【shī】句中推测。《纥那》当是【shì】诗人家乡的乡歌。身【shēn】披绿色绮【qǐ】罗踏着《纥那【nà】》曲的【de】和【hé】声边舞边歌【gē】的【de】乡人想必【bì】是欢迎自【zì】己归来的一朝【cháo】离乡【xiāng】,飘零天涯。也只有那里才不排拒自己。因有这样的【de】想【xiǎng】法,窗【chuāng】外的绿水微波渐渐幻【huàn】成故乡人身上迎【yíng】风【fēng】而舞迎【yíng】己归来的绿色绮罗,耳边听闻的《纥那》节拍又【yòu】显得那【nà】样的【de】清晰【xī】明了【le】。

  组诗歌词的【de】风格明快【kuài】活泼,有【yǒu】浓郁【yù】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。如同屈原作《九【jiǔ】歌》一样,刘禹锡从当地民歌中汲【jí】取素【sù】材,变民俗【sú】风情为【wéi】文人风雅,创【chuàng】作【zuò】出【chū】有别于【yú】文【wén】人文学的民歌体【tǐ】诗歌,显示【shì】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【yì】义。

刘禹锡简介

唐代·刘禹锡的简介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【guó】唐朝彭城(今【jīn】徐州【zhōu】)人,祖籍洛阳【yáng】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【shì】汉中山靖王【wáng】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【zhì】改革集【jí】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【zhe】名诗人【rén】,有【yǒu】“诗豪”之称【chēng】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【shì】代【dài】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【zhāng】革新,是【shì】王叔文派【pài】政治【zhì】革新【xīn】活动【dòng】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【lǎng】州司【sī】马(今湖【hú】南【nán】常德【dé】)。据湖南【nán】常【cháng】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【xīn】国先【xiān】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
...〔 的诗(654篇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