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名句 > 刘禹锡的名句 > 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出自唐代刘禹锡的《乌衣巷

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,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。

当年王导、谢安檐下的燕子,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。

注释

朱【zhū】雀桥:在金陵城【chéng】外,乌衣巷在桥边。 在今南【nán】京市东【dōng】南,在文德桥南【nán】岸【àn】,是【shì】三国【guó】东吴【wú】时的禁军驻地。由于【yú】当时禁【jìn】军身着【zhe】黑色军服,所以此地俗【sú】语称乌衣【yī】巷。在东晋【jìn】时以【yǐ】王导、谢安两大家族,都居住在乌衣巷,人称其子【zǐ】弟为“乌衣【yī】郎”。入唐后,乌衣巷沦为废墟【xū】。现为民间工【gōng】艺【yì】品的汇【huì】集之【zhī】地。

乌衣燕【yàn】子【zǐ】,旧【jiù】时王谢之【zhī】家庭多燕【yàn】子。今江苏省【shěng】南京市江宁区,横跨秦淮河。

寻常:平常。

王谢:王导、谢安,晋相,世家大【dà】族,贤【xián】才众多,皆【jiē】居巷中,冠盖【gài】簪缨,为六朝(吴【wú】、东晋、宋齐【qí】梁陈先【xiān】后【hòu】建都于建康【kāng】即今之南京)巨室。至唐时,则皆【jiē】衰落不知其【qí】处。

旧时:晋代。

创作背景

  唐敬宗宝【bǎo】历二年【nián】(826年【nián】),刘禹锡由和州(今安徽省和县)刺史任【rèn】上返回洛阳,途【tú】径金【jīn】陵(今江【jiāng】苏【sū】省南京市),写了这一组咏怀【huái】古迹的诗篇,总【zǒng】名《金陵五题》,其中第二【èr】首即《乌衣【yī】巷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徐【xú】中玉 金启【qǐ】华.中国古【gǔ】代文学作品选.上【shàng】海:华东【dōng】师范大【dà】学出版社,1999:631-633

鉴赏

  《乌衣巷》这是唐朝诗人刘禹【yǔ】锡【xī】感慨藏而【ér】不露,寄物咏怀的名篇,是组诗《金陵五题》中的一【yī】篇。诗人当时还【hái】没到过金陵,始【shǐ】终【zhōng】对这个【gè】六【liù】朝古都【dōu】怀着憧【chōng】憬【jǐng】,正好有友人将【jiāng】自己写的【de】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,他便乘兴【xìng】和了五首。乌衣【yī】巷原是【shì】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,最为繁华【huá】,如今有名的朱雀【què】桥边竟长满【mǎn】野草,乌衣巷口【kǒu】也不【bú】见车马【mǎ】出入【rù】,只有夕阳斜【xié】照在昔日的深墙上。

  这是【shì】一首怀古诗。凭吊东晋【jìn】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【nán】岸【àn】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,而【ér】今野草【cǎo】丛【cóng】生,荒凉【liáng】残照【zhào】。感慨沧海桑田,人生【shēng】多变。以燕栖旧巢唤起人【rén】们想【xiǎng】象,含而【ér】不【bú】露;以“野草花”、“夕阳斜”涂抹【mò】背景,美而不【bú】俗。语虽极浅,味却【què】无限【xiàn】。

  施补华的《岘【xiàn】佣说诗【shī】》评这首诗的三、四句时说:“若作【zuò】燕子他【tā】去【qù】,便呆【dāi】。盖燕子仍入此堂,王谢零落,已化作寻常百【bǎi】姓【xìng】矣。如【rú】此【cǐ】则感【gǎn】慨无穷,用笔极曲。本【běn】诗感慨藏而不露,寄物咏怀的名篇,是【shì】组诗《金【jīn】陵五题》中的一篇。

  首句“朱雀桥边野草【cǎo】花【huā】”,朱雀桥横【héng】跨南京秦淮河上,是由市【shì】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。桥同河南岸【àn】的乌衣巷,不仅【jǐn】地点相邻,历史上也【yě】有瓜葛。东晋时,乌衣巷【xiàng】是高门土族的【de】聚居区,开【kāi】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【de】谢安【ān】都住【zhù】在这里。旧日桥上装饰【shì】着【zhe】两【liǎng】只铜雀的重楼,就【jiù】是谢安所建。在字面上,朱雀桥【qiáo】又【yòu】同【tóng】乌衣巷【xiàng】偶对【duì】天成。用朱雀桥来勾画【huà】乌衣巷的【de】环境,既【jì】符【fú】合地理【lǐ】的真实,又能造成对仗【zhàng】的【de】美感,还可以唤起【qǐ】有关【guān】的历史【shǐ】联想,是“一石三鸟【niǎo】”的选择【zé】。句中引人注【zhù】目的是【shì】桥边丛生的野草【cǎo】和野花。草【cǎo】长花【huā】开,表明时当春季。“草【cǎo】花”前【qián】面按上【shàng】一个“野”字,这就给景色【sè】增【zēng】添了荒僻的气象。再【zài】加上这【zhè】些野草野花是滋【zī】蔓【màn】在一【yī】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,这就使我们想【xiǎng】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。

  记得作者在“万户千门成野【yě】草”(《台城》)的诗句中,就【jiù】曾【céng】用【yòng】“野草”象征衰败。现在,在这首诗中【zhōng】,这【zhè】样突出【chū】“野草花”,不【bú】正是表明【míng】,昔【xī】日车水马龙的朱【zhū】雀桥,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!

  第二句【jù】“乌衣巷口夕阳斜”,表现【xiàn】出乌【wū】衣【yī】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【bèi】景之【zhī】下【xià】,而且还【hái】呈现【xiàn】在【zài】斜阳的残照【zhào】之中。句中作“斜照【zhào】”解的“斜”字,同上句【jù】中【zhōng】作“开花”解的“花”字相对应,全用作动词【cí】,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【tài】。“夕阳”,这西下的落【luò】日,再点上【shàng】一个“斜”字【zì】,便突【tū】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。本来,鼎盛时代的【de】乌衣【yī】巷口【kǒu】,应该是衣冠来往、车【chē】马喧阗的。而【ér】现在,作者却【què】用一抹斜晖,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【zài】寂寥、惨淡【dàn】的氛围之中。

  经【jīng】过环境的烘【hōng】托、气氛的渲【xuàn】染之后,按说,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,抒发作者的【de】感慨了【le】。但作者没有【yǒu】采用过【guò】于浅【qiǎn】露的写法【fǎ】,诸如,“乌衣【yī】巷在何人住,回首【shǒu】令人忆谢家”(孙元【yuán】宴《咏乌衣巷【xiàng】》)、“无处可寻王谢宅,落花【huā】啼鸟秣陵春”(无名氏)之【zhī】类;而是继【jì】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,写出了【le】脍炙人【rén】口的【de】名句【jù】:“旧时【shí】王谢堂前【qián】燕,飞入寻常百【bǎi】姓家”。他出人意料【liào】地【dì】忽然把笔触【chù】转向了乌衣【yī】巷上空正在就【jiù】巢的飞燕,让人【rén】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,如今【jīn】的乌衣【yī】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【tōng】的百姓【xìng】人家了。

 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【wú】误地领【lǐng】会诗【shī】人的意图,作者特地指出,而今这些【xiē】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【yàn】子,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、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【tīng】堂【táng】的檐檩之【zhī】上的旧【jiù】燕。“旧时【shí】”两个字,赋予【yǔ】燕子以历史见【jiàn】证人的身份。“寻常”两个字【zì】,又特【tè】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【me】不同【tóng】于往昔。从【cóng】中,我们可【kě】以清晰地听到【dào】作者【zhě】对这一变化发【fā】出【chū】的沧海【hǎi】桑田【tián】的无限感慨。飞【fēi】燕形象【xiàng】的设计,好像信手拈来,实际上【shàng】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【de】想象【xiàng】力。晋【jìn】傅咸《燕赋【fù】序》说【shuō】:“有言燕今年巢在此,明【míng】年【nián】故复来者。其【qí】将逝,剪爪识【shí】之。其后果至焉。”当然生活中,即【jí】使是寿【shòu】命【mìng】极长的燕【yàn】子【zǐ】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“王谢堂【táng】前”的【de】老燕【yàn】。但是作者抓住【zhù】了燕【yàn】子作为【wéi】候鸟有栖【qī】息旧巢【cháo】的【de】特点,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,暗示【shì】出乌衣巷【xiàng】昔日的繁荣,起到【dào】了【le】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。《乌衣巷》在艺术表现【xiàn】上集中【zhōng】描【miáo】绘乌衣巷的现况;对它的过去,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。诗人的【de】感慨更是藏而不露,寄【jì】寓在景【jǐng】物描写【xiě】之中。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【cháng】,语言浅【qiǎn】显,却有一种蕴藉含【hán】蓄之美,使【shǐ】人读起来余味【wèi】无【wú】穷。

  这首【shǒu】诗写诗人对盛衰兴【xìng】败的深沉感慨。朱【zhū】雀桥和【hé】乌【wū】衣巷依然如故【gù】,但野草丛生【shēng】,夕阳已【yǐ】斜【xié】。荒凉【liáng】的【de】景象,已【yǐ】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【tǐ】验。后二句藉【jiè】燕【yàn】子【zǐ】的栖巢,表达作者对世【shì】事沧桑、盛衰变化的慨叹,用笔尤为曲折。此【cǐ】诗为刘禹锡著名的【de】咏史诗《金陵五【wǔ】题》中的第二首。

刘禹锡简介

唐代·刘禹锡的简介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【dé】,汉族,中国唐朝彭【péng】城(今徐州)人,祖籍【jí】洛阳,唐朝文【wén】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【wáng】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【wáng】叔文政【zhèng】治改【gǎi】革集【jí】团的一员。唐代【dài】中晚期著名【míng】诗【shī】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【de】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【xiāng】门【mén】第【dì】。政治上主【zhǔ】张革新,是【shì】王叔【shū】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【zhēn】革新失败【bài】被【bèi】贬为朗【lǎng】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【shǐ】学家、收藏家【jiā】周新国先生考证【zhèng】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
...〔 的诗(654篇)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