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人 > 清代诗人 > 曾国藩

曾国藩简介

曾国藩 曾国藩(9-21-9-21),初名子【zǐ】城,字伯函,号涤生,谥文正,汉族,出生【shēng】于【yú】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【yáng】树坪(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【yè】镇)。晚清【qīng】重【chóng】臣【chén】,湘【xiāng】军的创立者和统帅【shuài】。清【qīng】朝战略家【jiā】、政治家【jiā】,晚清【qīng】散文“湘【xiāng】乡派”创立人。晚【wǎn】清“中兴四大名臣【chén】”之一,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【diàn】大学【xué】士,封一【yī】等毅勇侯,谥曰文正。 ...〔► 曾国藩的诗文(80篇)

轶事典故

身体小谈

  曾国藩【fān】出生时,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【jiā】的柱子上,所以认【rèn】为曾国【guó】藩是巨蟒转世,曾国藩出生后家【jiā】中的一棵死梧桐树竟【jìng】然重新焕【huàn】发【fā】出了生命,让【ràng】其祖父【fù】更加相信巨【jù】蟒【mǎng】转世这一梦语。而凑巧的是曾国【guó】藩患有类【lèi】似“牛皮癣”一类【lèi】的皮肤病,(有一说“火蟒【mǎng】藓【xiǎn】”),浑身上下都是像【xiàng】蛇的【de】鳞【lín】片一样的癣,所以【yǐ】曾【céng】国藩也相信【xìn】了【le】巨蟒转世这【zhè】一梦语。曾国藩还有一个奇怪【guài】的爱【ài】好——爱吃【chī】鸡,却最又【yòu】怕鸡毛。当时紧急公文,在【zài】信封口处往往【wǎng】要【yào】粘上鸡【jī】毛,俗称鸡毛信、鸡毛令【lìng】箭。每当曾国藩看到这种信,总是毛骨【gǔ】悚然,如【rú】见蛇【shé】蝎,必须要别人帮他取掉鸡毛,他才敢拆读。古时候曾有这样的说法【fǎ】:“焚烧鸡毛,毒蛇闻气【qì】就【jiù】死了,龙【lóng】蛇之【zhī】类,也【yě】畏惧【jù】这【zhè】种【zhǒng】气味【wèi】。”曾【céng】国藩对鸡毛害怕到这种程度,难免【miǎn】也被【bèi】人【rén】理解【jiě】为蟒蛇转世【shì】。在【zài】岳麓书院学习【xí】时因为怕【pà】别人看到身【shēn】上的鳞片,所【suǒ】以夏【xià】天燥热时还穿【chuān】戴整齐地读书,让【ràng】先生大加赞【zàn】赏。

  爱好:抽纸烟、下围棋

审案局里的“曾剃头”

  曾国藩【fān】,人们【men】都叫他“曾剃【tì】头”,但这不【bú】是因为【wéi】他【tā】杀太平军【jun1】而获得的【de】外【wài】号,而是因为他在长沙开审案局,杀了太多【duō】的所谓湖南“土匪”而得到的【de】外号【hào】。杀【shā】错的人有没有呢?有。当时长沙的【de】知府叫苍景【jǐng】恬,他写了一份回忆录,里面就记载曾国藩的审【shěn】案局,就因一【yī】个案子,就【jiù】错杀了至【zhì】少4个人【rén】。那是一个冤案,但【dàn】是【shì】曾国藩把【bǎ】好【hǎo】人杀了,把坏人放【fàng】了。

审鸡蛋案

  一天,天气晴朗,年幼的【de】曾国【guó】藩从学【xué】校回到【dào】了家里。刚放下书包【bāo】,其父就焦急地说:“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,怎么只有四个?”于是就【jiù】把曾国藩叫【jiào】来,对他说【shuō】:“煮【zhǔ】熟的【de】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【de】,现【xiàn】在少了一个【gè】,不知是哪个偷吃了【le】,快帮你母亲【qīn】查一查。” 曾国藩思索了【le】一下,答【dá】到:“这个【gè】很容易,我有办法【fǎ】查出【chū】来【lái】。” 说【shuō】罢【bà】,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,倒了几杯茶【chá】,把家里的人都喊拢【lǒng】来【lái】,叫每人喝一口茶水,吐到【dào】盆里,他【tā】站在旁【páng】边观【guān】察,结【jié】果有一【yī】个佣人吐出【chū】的茶水里【lǐ】夹有鸡【jī】蛋黄粉。曾国藩的父亲高兴极【jí】了,觉得儿子聪明,将【jiāng】来能当官审【shěn】案子。

“千年死一个”

  富厚堂,是曾国藩【fān】的故居。大【dà】门口悬【xuán】挂着“毅勇【yǒng】侯【hóu】第”四【sì】个金【jīn】色大【dà】字。“侯府”建于清同治【zhì】年间,是曾国藩委托其弟在家营造的。据【jù】说建房【fáng】的【de】时候【hòu】,曾国【guó】藩兄弟对匠工师傅款待很好,而对一般徒【tú】弟则有所刻薄【báo】。新屋建成的时候【hòu】要【yào】诵“上梁【liáng】文”,砌工老师傅尽赞美语,操【cāo】着荷叶土音【yīn】为之颂曰:“两江【jiāng】总督【dū】太细喱,要到京里做皇帝。”

读书当如曾国藩

  “买书不可不多”,是曾国藩的观【guān】点。道光十六年,自京师“贷百金,南归【guī】过金陵【líng】,尽【jìn】以购书”。归家后,“侵【qīn】晨起读,中夜【yè】而休,泛【fàn】览【lǎn】百家,足不出庭户几一年”。

  “看书不可不知所择”,是他的另一【yī】观点。他最终所择者,于【yú】四书五经之外,就是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庄子》及韩愈等【děng】人的文章。

毛泽东“予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”

  毛泽东年【nián】轻时,曾对曾国【guó】藩倾服【fú】备至,现藏韶【sháo】山纪念馆【guǎn】的光绪年【nián】间版《曾国藩家书》中,数卷扉页上【shàng】都有【yǒu】毛泽东手书的“咏之珍【zhēn】藏”。他曾说: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【sī】想都可以为后【hòu】世取法。认为曾编【biān】纂【zuǎn】的《经史百家杂钞》“孕群【qún】籍而抱【bào】方【fāng】有【yǒu】”,是国学的【de】入门书。曾国藩治军最重【chóng】视精【jīng】神【shén】教育,毛泽东一生很【hěn】注意这【zhè】点。曾“爱民【mín】为【wéi】治兵第一要义”。毛建【jiàn】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《三【sān】大纪【jì】律,八项注意》。

蒋介石推崇曾国藩

  蒋多次告诫他的【de】子弟【dì】僚【liáo】属:“应多看曾文正,胡林翼【yì】等【děng】书版及书札”,“曾文【wén】正【zhèng】家书及书札......,为任何【hé】政治家所【suǒ】必读。”他审订【dìng】《曾胡治兵【bīng】语录注释》时【shí】说【shuō】:曾氏【shì】已足为【wéi】吾人之师资矣。在黄埔军校,他以曾【céng】国藩【fān】的《爱民歌》训【xùn】导学【xué】生。他说【shuō】我认【rèn】为曾、左能打败洪、杨是他们的道【dào】德学【xué】问、精神与信心【xīn】胜过敌人【rén】。曾国藩【fān】被后人推许为孔子、朱【zhū】子以【yǐ】后,再度【dù】复兴儒学【xué】的圣哲;建树功业、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,清朝咸【xián】同中兴【xìng】第一名臣。

主要成就

文学成就

  曾国藩【fān】继【jì】承桐城派方苞、姚鼐而自立风格,创【chuàng】立晚清古【gǔ】文的【de】「湘乡派」,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。他论古文,讲求【qiú】声【shēng】调铿【kēng】锵,以【yǐ】包蕴不尽为能事;所为古文,深宏骏【jun4】迈,能运以汉赋气象,故【gù】有一种雄奇瑰玮【wěi】的意境,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【zhī】弊,为后世所赞。曾氏宗法桐城【chéng】,但【dàn】有所【suǒ】变【biàn】革、发【fā】展【zhǎn】,又选编【biān】了一【yī】部《经史百家杂钞》以作为文的【de】典范【fàn】,非桐城所可囿,世【shì】称为湘【xiāng】乡【xiāng】派。清【qīng】末及民初严复、林纾,以至谭嗣同、梁【liáng】启超等均【jun1】受他文风影响【xiǎng】。所著有【yǒu】《求阙【què】斋【zhāi】文【wén】集》、《诗集【jí】》、《读书录》、《日记【jì】》、《奏议》、《家书》、《家训》及《经史百家杂【zá】钞》、《十八家诗钞》等。不下百数十卷,名曰《曾文【wén】正公全集》,传于世。另著有《为学之【zhī】道》、《五箴》等著作。

军事功劳

  咸丰二年(1852年)十一月【yuè】,太平军自湖南北【běi】出,攻【gōng】克汉阳。咸丰三年(1853年),曾国藩创立地【dì】方团练,称【chēng】为湘军。分陆军、水【shuǐ】师两种,士【shì】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,薪俸【fèng】为一【yī】般绿营的三倍左右,全军只服从曾国藩【fān】一人【rén】。咸丰四年【nián】(1854年),总计【jì】有【yǒu】陆军十三营【yíng】六千五百【bǎi】人,水【shuǐ】师【shī】十营【yíng】五千人,会集湘潭,誓师出征。初战在岳州、靖港败于太平军,接连吃【chī】败战,曾国藩几跳水自【zì】尽【jìn】,在上书时,只能以「屡【lǚ】败屡【lǚ】战」自嘲。后沉【chén】静自省【shěng】,重整旗鼓,复【fù】占岳州、武昌,太平军势力【lì】退出湖南【nán】。咸丰八【bā】年(1858年5月),攻占九江,气【qì】势如虹;咸丰【fēng】十【shí】年【nián】(1860年),曾【céng】国荃【quán】包围安庆,以【yǐ】「扎硬寨,打死仗【zhàng】」闻名【míng】。同治三年【nián】(1864年【nián】),湘军攻【gōng】破天京(南京)。太平军抵抗湘军,让湘军吃足苦头,南京【jīng】城破【pò】时,曾国藩说:「今【jīn】粤【yuè】匪之变【biàn】,蹂躏竟及【jí】十六省,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,而其中【zhōng】凶酋悍党,如李开方守【shǒu】冯官屯、林【lín】启容守九江、叶芸来守安庆,皆坚忍不屈【qū】。此次【cì】金陵城坡【pō】,十万【wàn】余贼【zéi】无一【yī】降者,至聚众自【zì】焚而【ér】不悔【huǐ】,实为古【gǔ】今罕见」。曾国【guó】藩【fān】入【rù】南京【jīng】后【hòu】,信【xìn】守【shǒu】对将士们的诺言【yán】,「……分段搜杀,三日之间毙贼共【gòng】十【shí】余万人,秦淮长河,尸首【shǒu】如麻,……三【sān】日夜火光不息【xī】。」(李圭:《思痛记》)曾国荃杀人如麻,纵【zòng】兵焚【fén】城,「雪帅」彭玉麟见状不满,先后二次(1861年【nián】安庆之围【wéi】与【yǔ】1864年【nián】金陵之【zhī】围【wéi】)致函曾国藩,要【yào】求【qiú】大义灭亲【qīn】。

  湘【xiāng】军将帅之【zhī】廉勇,军纪之严明,是其勇猛【měng】善战的重要原因,亦使湘军【jun1】威【wēi】震天【tiān】下【xià】。由此,战乱各省纷纷【fēn】赴湖南募【mù】勇招兵,蔚【wèi】然成风,后人有“天【tiān】下无湘不成军”之【zhī】说【shuō】。

思想学术

 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,但对于程朱之学并【bìng】未盲目【mù】崇拜,事实【shí】上,他对于【yú】宋【sòng】明【míng】儒学其他支【zhī】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。宋明理【lǐ】学实际上分为气学、理【lǐ】学和【hé】心学三个【gè】学术【shù】派别。

  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【hé】军【jun1】事斗争中也渐【jiàn】渐地看【kàn】到【dào】了程朱理学“指示之语【yǔ】,或失于隘”、或“病于琐”、或“偏于静”的局限。在这种情【qíng】形下,曾国藩【fān】对心学表现出【chū】了【le】宽容的学术姿【zī】态【tài】。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【zhī】学术争辩,他认为对于两家【jiā】之【zhī】争应取其【qí】同【tóng】,避其异,扬其长,兼【jiān】收并蓄,扬长【zhǎng】避短,推进儒学的发展【zhǎn】。

  曾【céng】国藩【fān】还【hái】以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【jú】限,谓“张子之《正蒙【méng】》,醇【chún】厚【hòu】正大【dà】,邈焉寡俦”。依着【zhe】气【qì】学的思路,曾国藩认为,天地万【wàn】物均因禀气而【ér】生,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终基【jī】元。在禀气而【ér】生这个意义上,天地【dì】万物是“同体”的【de】。

  不【bú】过,曾【céng】国藩同时认为,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,天地【dì】万【wàn】物最初所得【dé】之气“均【jun1】耳”,但人【rén】与物、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。就人与物相对而言,人【rén】得气之全,物却【què】仅【jǐn】得气之偏【piān】;故人有知性,而【ér】物仅【jǐn】得物【wù】性。就人【rén】类而【ér】言,圣人【rén】所禀之气清【qīng】且厚,常【cháng】人所禀【bǐng】之【zhī】气却浊而薄。

  “自其【qí】初而言之,太和絪【yīn】緼【wēn】流行而不息,人也,物也,圣人也,常人也,始所【suǒ】得者均耳。人得【dé】其全,物【wù】得其偏,圣人者,既【jì】得其【qí】全,而其气质又最清【qīng】且【qiě】厚……”

处世交友

  曾国藩对【duì】交【jiāo】友之【zhī】道颇有见地,他【tā】认为交友贵雅量,要“推诚守【shǒu】正,委曲含宏【hóng】,而无私意猜【cāi】疑之弊”。“凡【fán】事不可占人半点便【biàn】宜。不可轻取人财”。要集思广【guǎng】益【yì】,兼【jiān】听【tīng】而不失聪【cōng】。“处世方【fāng】面,曾国藩认【rèn】为【wéi】,“处此乱世,愈穷愈好”。身居高官,“总以钱少【shǎo】产薄为妙”。“居官【guān】以耐烦为第一【yī】要义”,“德以满而损【sǔn】,福以骄而减矣”。为人【rén】须在【zài】一【yī】“淡”字上着意【yì】,“不特【tè】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,子姓之【zhī】旺否悉由天定【dìng】,即学问【wèn】德行【háng】之成【chéng】立与否,亦大半关乎天事,一概【gài】笑【xiào】而忘之”。“功不必自己【jǐ】出,名不必自己成【chéng】”,“功成身退,愈急愈好”。

 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,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。

疆场竞斗

  曾【céng】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,书生治国,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【guī】模最大的农【nóng】民起义——太平天国运动。其军事思想内涵极【jí】丰,集显过人之处。他认为,兵不在多而在于精【jīng】,“兵少【shǎo】而国强”,“兵愈多,则力【lì】愈【yù】弱;饷愈多,则国愈【yù】贫【pín】”。主张军政分理,扣负其责。他购买洋【yáng】枪【qiāng】、洋炮、洋船,推进中【zhōng】国【guó】军队武器的【de】近代。治军以严【yán】明军纪为【wéi】先【xiān】,同时着意培养“合气”,将士同心,他【tā】认为“将军有死之【zhī】心,士卒无生【shēng】之气”。选择有四点要【yào】求:“一曰知人【rén】善任【rèn】,二曰【yuē】善觇敌情,三【sān】曰【yuē】临阵【zhèn】胆实识【shí】,四曰营【yíng】务整齐”。曾国藩军事思想【xiǎng】中【zhōng】最丰富并值【zhí】得【dé】今【jīn】人借鉴的【de】是其战【zhàn】略战术。如“用【yòng】兵动如脱兔。静【jìng】如处女”,主客奇正之术,“扎【zhā】硬寨,打【dǎ】死仗”,水师【shī】不可顺风进击【jī】,善择营地,“先【xiān】自治,后制敌”,深沟高垒,地【dì】道攻城之术,水陆配合【hé】,以静制动,“先拔根本,后翦枝叶”等等。

治家方略

  曾国【guó】藩认为最【zuì】重要的【de】就是要在家庭成【chéng】员中人人孝悌【tì】的原则【zé】。孝容易理【lǐ】解,就是对父母、对长辈的【de】感恩、尊敬与赡养。悌是指兄弟之间和【hé】睦【mù】友爱,也【yě】就是同辈之【zhī】间的融洽与和谐。在曾国藩家书【shū】里,一般【bān】都以为他给孩子写【xiě】的信最多,事实上【shàng】他写给弟弟的【de】信【xìn】才是最多的,可见他对兄【xiōng】弟之间关系的重视。曾国藩有段著名的【de】评论,说【shuō】家庭兴旺的规律是:天下【xià】官宦【huàn】之家,一般只传一代就【jiù】萧条了,因为大多是纨绔【kù】子弟;商贾之家,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【tíng】,一般可传三【sān】代【dài】;耕读之家,也就是【shì】以【yǐ】治农与读书为根【gēn】本的家庭,一般可【kě】兴旺五【wǔ】、六【liù】代;而孝友之家,就是讲究【jiū】孝悌的、以和【hé】治家的家庭【tíng】,往往可以【yǐ】绵延【yán】十代八【bā】代。

  曾【céng】国藩在“和以治家”的宗【zōng】旨下还特别强调【diào】“勤以持家”。这【zhè】个勤【qín】以持【chí】家【jiā】在曾国藩那有两层【céng】意思,一【yī】是家【jiā】庭成员要克勤克俭【jiǎn】,一是【shì】做家【jiā】长【zhǎng】的【de】要勤【qín】以言【yán】传身教。曾【céng】国潘说【shuō】的这些,他自己就能【néng】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【zuò】,而且做【zuò】得非常好。比如【rú】大儿子曾【céng】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,曾纪鸿【hóng】喜欢数学和【hé】物【wù】理学,曾国藩虽然一【yī】窍【qiào】不通,也【yě】能尽自己所能去【qù】了解,去努力学【xué】一点。这【zhè】样的父【fù】亲,才【cái】不愧【kuì】是一个真正“勤以持家”的父亲。在曾国藩的影响【xiǎng】下,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【hái】子们学英语、数学【xué】、音乐,还教【jiāo】他们练书法、写诗文、讲解经史【shǐ】典章,不论再忙,每日总要抽出时间【jiān】来陪孩子、陪家人,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。所以,曾家子弟为什么【me】代代皆有英【yīng】才【cái】。曾国藩【fān】子孙、曾孙【sūn】,甚至玄孙里,有很多科学家、教育家【jiā】和社会活【huó】动家。

书法作品

  曾【céng】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【yī】直为【wéi】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【xiǎng】所掩盖。曾国藩对于书法【fǎ】理【lǐ】论的阐【chǎn】述见其《日记》、《家书》及一此文【wén】章中【zhōng】。他首【shǒu】先对当时阮元抛【pāo】出的【de】南【nán】北书派论有独【dú】到的认识,他既【jì】赞【zàn】成【chéng】又提出批评【píng】,主张南北兼而有【yǒu】之。他对书法的本【běn】源,提出乾坤大源之【zhī】说。从乾道——阳刚美——着力——雄奇——大气,从坤道——阴【yīn】柔美——不着力【lì】——淡【dàn】远【yuǎn】——韵胜,形成了他【tā】一【yī】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。曾【céng】国藩一生勤勉【miǎn】于书法创作【zuò】,走过【guò】了一条由泛而【ér】专,由继承古典【diǎn】到创新【xīn】时尚的曲折【shé】探索道路。他留下了【le】近130万字的《日【rì】记》是【shì】中【zhōng】国古代【dài】罕见的一部巨【jù】型书【shū】法【fǎ】作品。他的【de】楷书【shū】劲健刚【gāng】拔,竖【shù】起【qǐ】了一面承唐继宋【sòng】明而刚柔相济的正书旗【qí】帜。他【tā】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。他的【de】小楷与【yǔ】小行书是整个清【qīng】代的典范。他应是与同代包世臣、何绍基齐名的大书家。

人物生平

早年经历
  嘉【jiā】庆【qìng】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【rì】(9-21),曾国藩出生【shēng】于湖【hú】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(今【jīn】湖南省娄底市【shì】双峰县荷叶镇大坪【píng】村)的一【yī】个普【pǔ】通耕【gēng】读家庭。兄【xiōng】妹九【jiǔ】人,曾国藩为长子。祖辈以务农【nóng】为主,生活较为宽裕。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,但【dàn】阅历【lì】丰富;父【fù】亲【qīn】曾麟书身为【wéi】塾师秀才【cái】,作【zuò】为长子长孙的曾【céng】国藩,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【de】伦理教育了。曾【céng】国【guó】藩五岁启蒙,六岁入【rù】家【jiā】塾“利见斋”。

  道光六年(1826年)春,应长沙府童子试,名列第七名。

  道光十年(1830年),前往衡阳唐氏【shì】宗祠读书,一年【nián】后【hòu】转【zhuǎn】入湘乡涟滨书院。

  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曾国藩考取了秀才。

  道光十四【sì】年(1834年),曾国【guó】藩进入长沙岳麓【lù】书院演习,同年【nián】参加湖南乡试,中试第三十【shí】六名举人【rén】,并动【dòng】身入北京【jīng】准备来年的会试【shì】。

  道光十五年(1835年【nián】),曾国藩会试【shì】未中,寓居北京【jīng】长沙会馆读书。次年恩科会【huì】试再次落第,于是【shì】返回长沙【shā】,于同【tóng】乡刘蓉【róng】、郭嵩焘等居于湘乡会馆。

十年七迁
  道光十八【bā】年(1838年),曾国藩【fān】再次【cì】参加会试【shì】,终于成功登第,殿【diàn】试位列三甲第【dì】四十二名,赐【cì】同进士出身,自【zì】此,他一步一步【bù】地踏上【shàng】仕途【tú】之路,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【de】得意门【mén】生。朝考列一等第三【sān】名,道【dào】光帝亲拔【bá】为第【dì】二,选为翰林院庶吉士【shì】。

  道【dào】光二十年(1840年),散馆考试,名【míng】列二等十【shí】九名,授翰林院检讨。

  道【dào】光二【èr】十三年(1843年)7月,钦命为【wéi】四【sì】川乡试正考官。8月,补授翰林院侍讲。12月,充文【wén】渊阁【gé】校【xiào】理【lǐ】。

  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,转侍读。

  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3月,任【rèn】会试【shì】同考官。5月,升【shēng】詹事府【fǔ】右春坊右【yòu】庶子。9月,转【zhuǎn】左庶【shù】子,不久升侍讲学士【shì】。12月【yuè】,充日讲起居注官。

  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,充文渊阁直阁事。

  道【dào】光【guāng】二十【shí】七年(1847年【nián】),大考【kǎo】二等,6月,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【shì】郎【láng】衔。

  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,稽察中书科事务。

  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正月,授礼部右【yòu】侍郎。8月,署兵【bīng】部左【zuǒ】侍郎【láng】。次年6月【yuè】,署工部左侍郎。在京十【shí】多【duō】年间,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【bú】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,步步升迁到二品【pǐn】官位。十年七迁,连跃十级【jí】。

组建湘军
  咸丰元年(1851年)1月,洪秀全在广【guǎng】西桂平【píng】金田村【cūn】组织起【qǐ】事。咸丰帝诏【zhào】群臣言得【dé】失,曾国藩进言“今日急【jí】务,首在【zài】用人”,又推荐李棠阶、吴廷【tíng】栋【dòng】、王庆【qìng】云、严【yán】正基、江忠源【yuán】五人,再【zài】上书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》直指咸【xián】丰帝的过【guò】失,咸丰帝【dì】“怒掷其折于地”,数日后复【fù】阅,才心服而纳谏【jiàn】,并对其加【jiā】以褒答。5月,署【shǔ】刑部右侍【shì】郎。10月【yuè】,充顺天武乡试正【zhèng】考官。

  咸丰二年(1852年)正月【yuè】,署【shǔ】吏部左侍郎。6月,充江西【xī】乡试【shì】正考【kǎo】官【guān】,途【tú】中因母丧【sàng】归家。这时太平天国运【yùn】动【dòng】已席【xí】卷半个中国,尽【jìn】管清【qīng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【bā】旗【qí】军【jun1】、绿营【yíng】官【guān】兵来对付太平军,可是这支腐【fǔ】朽的【de】武【wǔ】装已不堪一【yī】战。因此,清【qīng】政【zhèng】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,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【zhǔ】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,这就为曾【céng】国藩的湘军的出现,提供了一个机会。11月,清政【zhèng】府命令曾国藩和湖南巡【xún】抚张亮【liàng】基办理【lǐ】团练。

  咸丰三【sān】年【nián】(1853年),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【qiú】力【lì】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,他【tā】因势在其【qí】家乡湖南一带,依靠师徒、亲【qīn】戚、好【hǎo】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【xì】,建立了【le】一支【zhī】地方团练,称为湘勇,并清廷上书征用了还只是都司的塔齐布【bù】。八【bā】月,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,“凡枪炮刀锚之模【mó】式,帆樯【qiáng】桨橹之位【wèi】置,无【wú】不躬自演试【shì】,殚竭思力”,并派【pài】人赴广东购【gòu】买【mǎi】西洋【yáng】火炮【pào】,筹建水【shuǐ】师【shī】。

  在团【tuán】练湘勇【yǒng】期【qī】间,他【tā】严肃军【jun1】纪,开辟新的军队,他先后将【jiāng】5000人的湘勇分为塔、罗、王【wáng】、李【lǐ】等十营,并将团练地【dì】点由长沙迁至湘潭,避免与长【zhǎng】沙的绿营发生【shēng】直【zhí】接矛盾。

镇压天国
  咸丰四【sì】年(1854年)2月,湘军【jun1】倾巢出动,曾国藩发表【biǎo】了【le】《讨粤【yuè】匪檄》。在这【zhè】篇檄文里,他声称【chēng】太平天国运动是“荼毒生【shēng】灵【líng】”,“举中【zhōng】国【guó】数千年礼义人伦诗【shī】书典则,一【yī】旦扫地荡尽。此【cǐ】岂独【dú】我大清之奇【qí】变,乃开辟【pì】以来【lái】名教之奇变,我孔子、孟子之【zhī】所痛【tòng】哭于九泉”,接着【zhe】号召“凡读书识字者,又【yòu】乌可【kě】袖【xiù】手安坐,不【bú】思一【yī】为之所也”,其站在了道德的【de】制高点,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【yǔ】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,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【de】基【jī】础。

  曾国藩命褚汝【rǔ】航为【wéi】水军统领,塔齐布为陆【lù】军咸丰,率大小船舰240艘,水陆大军17000人,挥师东下。3月,岳州战事不利。4月,在靖【jìng】港水战中【zhōng】又被太平【píng】军石祥贞【zhēn】部击败,曾【céng】国【guó】藩愤【fèn】而投水自【zì】尽,幸被【bèi】幕僚章寿麟所救。因战事不利【lì】,曾国【guó】藩得旨革职【zhí】。

  此时,塔齐【qí】布与守备【bèi】杨载【zǎi】福、知县彭玉麟带领【lǐng】陆【lù】军攻【gōng】克【kè】湘潭。七月二十五【wǔ】日,曾国藩重整水陆【lù】各军后,出师攻【gōng】陷岳【yuè】州【zhōu】,击杀太平军曾天养,并攻克城陵矶,因功赏【shǎng】三品顶戴。9-21取武昌、汉阳,因功赏【shǎng】二品顶【dǐng】戴,署湖北巡【xún】抚,赏【shǎng】戴花翎【líng】。因曾国【guó】藩努力【lì】推辞,而【ér】赏兵部侍郎衔。9-21,曾国藩攻陷【xiàn】田家镇【zhèn】,杀敌数万【wàn】,焚舟五千,进围九江。曾国【guó】藩因调【diào】度有【yǒu】方【fāng】,赏穿黄马褂。

  咸丰【fēng】五年(1855年)9-21夜,石达开总攻【gōng】湘军水【shuǐ】营于湖口,烧毁湘【xiāng】军【jun1】战【zhàn】船100余艘。曾国藩跳船得免【miǎn】,座【zuò】船被俘【fú】,“文卷册牍俱失”。曾【céng】国藩愤【fèn】怒至【zhì】极,打算策马赴敌以死【sǐ】,罗泽南、刘蓉力劝乃止。曾国藩派李孟群【qún】、彭玉【yù】麟【lín】、胡林翼支援武【wǔ】昌,而自己亲自【zì】到江西招兵造船。7月,塔齐【qí】布卒【zú】于军营,曾国藩赶往九江,统【tǒng】帅【shuài】他的部队。8月,收复湖口。9月【yuè】,补授【shòu】兵部右【yòu】侍郎【láng】。

  咸【xián】丰六年【nián】(1856年),石达开进攻【gōng】江西,曾国藩坐困南昌,这时罗泽【zé】南卒于军【jun1】营【yíng】中,彭玉麟【lín】走千里杀入【rù】重围【wéi】至南昌【chāng】助守。9-21,洪【hóng】秀全与杨秀清【qīng】内讧,史【shǐ】称【chēng】天【tiān】京事变,南昌解围。10月,曾国藩在长募【mù】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【xī】。

  咸丰七年(1857年)9-21,其父去世,曾国藩偕弟曾【céng】国华回籍奔丧。7月,两次上疏,请【qǐng】求【qiú】在家终【zhōng】制,获咸丰【fēng】帝【dì】准【zhǔn】许。在【zài】当年建“思云馆”。

  咸丰八年(1858年)9-21,李续宾【bīn】、杨【yáng】岳【yuè】斌【bīn】率水陆两军【jun1】攻陷九江。9-21,曾国藩接咸丰谕出【chū】办浙江军务,救援福建。十【shí】二【èr】月,作《爱民歌》以训湘军。

  咸丰九年(1859年)11月,曾国藩拟【nǐ】四【sì】路进【jìn】兵之策,曾国藩攻取安庆,多隆阿、鲍超攻取桐城【chéng】,胡林翼攻【gōng】取舒城【chéng】,李续宜攻【gōng】取【qǔ】庐州。

  咸丰十年(1860年)2月【yuè】,曾国藩破陈玉【yù】成于太湖。由于两江总督何桂清【qīng】放弃【qì】常州【zhōu】而奔【bēn】上海,导致苏州、常州失陷。4月,清廷命曾国藩马上赶赴江苏,并先行赏加兵部【bù】尚书【shū】衔,署两【liǎng】江总督。6月,实授两江总督,以【yǐ】钦差【chà】大臣【chén】身份督【dū】办江南军务。7月,命皖南军务归曾国藩【fān】督办。

攻占南京
  咸丰十一年(1861年)9-21,湘军攻陷安庆【qìng】。9-21,曾国藩移【yí】住安【ān】庆。9-21,加太子【zǐ】太保衔,奉旨【zhǐ】督办四省(苏、皖、浙、赣【gàn】)军务,其巡抚、提镇以【yǐ】下悉【xī】归节制。同月【yuè】,在安【ān】庆【qìng】创办内军械所。年底,定三路军进军之策【cè】:“以围攻金陵属【shǔ】之国荃,而以浙事属【shǔ】左【zuǒ】宗棠,苏事属李【lǐ】鸿章,于是【shì】东南【nán】肃【sù】清之局【jú】定矣。”

  同治【zhì】元年(1862年)9-21,曾国藩奉旨任两江【jiāng】总督协办大学士,曾国【guó】荃补【bǔ】授浙江按察【chá】使。二月十四日,左宗棠率军由江西【xī】入浙江。四【sì】月,李鸿章率军【jun1】抵上【shàng】海。五【wǔ】月,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,会同彭【péng】玉麟的水【shuǐ】师围【wéi】攻天【tiān】京。六月,洪秀全【quán】命令各地太平【píng】军回援天【tiān】京,太平军集结二十万人【rén】兵【bīng】力,十月起大战湘军四十多天,未能【néng】取胜。

  同治三【sān】年(1864年)正【zhèng】月,攻克钟山,合围天京。7月【yuè】,湘军攻破天京【jīng】,对无辜【gū】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。当时的南京城【chéng】被烧毁【huǐ】,平民死伤无【wú】数,南京人【rén】称曾国藩、曾国荃兄弟为“曾【céng】剃【tì】头”、“曾屠户”。同月,朝廷加曾国【guó】藩太子太保【bǎo】、一等侯【hóu】爵,世袭罔替,并赏戴双眼【yǎn】花翎【líng】。八月,奏准裁撤【chè】湘军25000人。

追剿捻军
  同治四年(1865年)1月,选汉唐以【yǐ】来各臣奏【zòu】疏17首,编《鸣原堂论文》。3月,主持修葺种山、尊经两书院。收养八百孤寒【hán】子【zǐ】弟,并从自【zì】己【jǐ】养廉银中【zhōng】捐【juān】款课奖。9-21,曾国藩率军赴山东剿捻。6月,主持【chí】整理《王船山遣【qiǎn】书》完【wán】稿,共320卷,交【jiāo】金陵书局出【chū】版【bǎn】。六月十八日【rì】,北【běi】上剿捻之策:重镇【zhèn】设【shè】防【fáng】,划河【hé】圈围,清【qīng】野查圩,马队追踪。9月,经杨州、清江浦抵徐州。一【yī】路调【diào】兵布防堵围,沿途又张榜招员【yuán】。10月,将金陵制造局【jú】上迁海虹口,和李【lǐ】鸿章原设【shè】的炮局【jú】及购自美【měi】国人【rén】的铁厂合【hé】并【bìng】,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【jī】器建成江【jiāng】南制造总【zǒng】局。12月,核定长江水【shuǐ】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。

  同治五年(1866年【nián】),曾【céng】国藩奉【fèng】旨【zhǐ】进驻周家口,以钦差大【dà】臣的重权【quán】身份,督师剿捻。曾【céng】国藩【fān】根据捻军行踪不定、流动作战【zhàn】的特点【diǎn】,采用了“重【chóng】点防务、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”的对策,但最【zuì】终全部失败。后来,他【tā】在【zài】周【zhōu】口西至漯河【hé】建立起【qǐ】“沙河百里防【fáng】线”,希望【wàng】借此【cǐ】天【tiān】堑消灭捻【niǎn】军。

主办洋务
  同【tóng】治六年(1867年)3月,在江南【nán】制造总局【jú】下设造【zào】船所试制船【chuán】舰。同时拟设译书馆【guǎn】。5月,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,征地扩迁,规【guī】制大【dà】增。六月,补【bǔ】授【shòu】体仁【rén】阁【gé】大学士。

  同【tóng】治【zhì】七年(1868年)4月,奉上谕改【gǎi】授为武英殿大学士。9-21,至上海【hǎi】视察【chá】江南制造成总局。8月,奉命调任直隶【lì】总督。9月,江【jiāng】南【nán】造【zào】船厂试制的第一艘【sōu】轮船驶至【zhì】江宁,曾登船试【shì】航【háng】,取名“恬吉”。12月,曾国藩抵达北京【jīng】,拜见慈禧太后与同【tóng】治皇【huáng】帝。

天津教案
  同治七年(1868年),曾国藩【fān】改【gǎi】任直隶总督【dū】。曾国【guó】藩奉【fèng】命前【qián】往【wǎng】天津,办理天津教案,考量【liàng】当时【shí】局势,没有与法【fǎ】国开战,“但冀和【hé】局【jú】之速成,不问情罪之一当否”,在法国的要求下,商议决【jué】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8人,充军流放【fàng】25人【rén】,并将天【tiān】津知府张光藻、知县【xiàn】刘杰被【bèi】革【gé】职充军发【fā】配到黑龙江,赔偿外国人【rén】的损失46万两【liǎng】银【yín】,并由崇厚派使团至【zhì】法【fǎ】国道歉【qiàn】。

  这个交涉结果,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,省馆【guǎn】所书楹帖【tiē】被毁【huǐ】,曾国【guó】藩深知其中和【hé】战利害,自引【yǐn】其咎,得到丁日昌的同情。曾国藩背【bèi】负骂名,病【bìng】情【qíng】加重,于是【shì】召【zhào】来【lái】李鸿章【zhāng】处理【lǐ】案【àn】情。

回任两江
  同治【zhì】九【jiǔ】年(1870年),两【liǎng】江总督【dū】马新贻被平民张汶【wèn】祥刺【cì】杀于后,朝廷命曾国藩【fān】再【zài】任两江总【zǒng】督,前往南京审理该案【àn】。

  同治十年(1871年)9-21,挈李鸿章联衔会奏《拟选子第出【chū】洋【yáng】学艺折【shé】》。九月,视察水【shuǐ】陆各【gè】营【yíng】防务【wù】、训练情况【kuàng】。十一月抵达上海。

  同【tóng】治【zhì】十一年(1872年)9-21,曾国藩领衔【xián】上【shàng】奏,促请对“派遣留【liú】学生一事”尽快【kuài】落实。并提出在美国设立“中国留【liú】学【xué】生事务所”,推荐陈兰彬、容【róng】闳【hóng】为正副委【wěi】员常驻美国管理【lǐ】。在上海设立【lì】幼童出洋肄业局,荐【jiàn】举【jǔ】刘翰【hàn】清“总理沪【hù】局选送事宜【yí】”。此【cǐ】后,曾国藩时发脚【jiǎo】麻之症,舌蹇不能语。

  同年二月初【chū】四【sì】日(9-21),曾国藩午【wǔ】后在南京【jīng】西花圃散步,突【tū】发【fā】脚【jiǎo】麻,曾【céng】纪泽扶掖回书房,端坐三刻逝世。百姓巷【xiàng】哭,绘像祀之。朝【cháo】廷闻讯【xùn】,辍【chuò】朝三日。追【zhuī】赠太傅,谥号“文正”,祀京师昭忠、贤良祠,各【gè】省建立专祠。9-21,灵柩运抵长沙。9-21,葬于长沙【shā】南门外之金【jīn】盆岭。

  同治十二年(1873年)9-21,改葬于善化县(今望【wàng】城【chéng】区【qū】)湘西平【píng】塘伏龙山【shān】。与【yǔ】夫人欧阳氏合葬。

曾国藩诫子书

清代曾国藩

  余通籍三十余年,官至极品,而【ér】学业一无【wú】所成,德行【háng】一无【wú】许【xǔ】可,老大徒伤,不胜【shèng】悚惶惭赧。今将【jiāng】永别【bié】,特将【jiāng】四条【tiáo】教汝兄弟。

  一曰【yuē】慎独而心安。自【zì】修之道,莫难【nán】于养心;养心之难,又在慎独。能慎独【dú】,册内省【shěng】不疚,可【kě】以对天地质鬼神【shén】。人【rén】无一内愧之事,则天君【jun1】泰然。此心常快足宽【kuān】平,是人生【shēng】第一自强之道,第一寻乐之方【fāng】,守身【shēn】之先务【wù】也。

寄郭筠仙浙江四首

清代曾国藩

一病多劳勤护措,嗟君此别太匆匆。

二三知己天涯隔,强半光阴道路中。

送金竺虔之官闽中

清代曾国藩

朋好翩翩去,君今伤此行。

春风一杯酒,旧雨十年情。

岁暮杂感十首

清代曾国藩

芒鞋镇日踏春还,残腊将更却等闲。

三百六旬同逝水,四平涂里说家山。

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

清代曾国藩

男儿三十殊非【fēi】少【shǎo】,今我过之讵足欢!龌龊挚【zhì】瓶嗟器小,酣歌【gē】鼓缶【fǒu】已春阑。

眼中云物知何兆,镜里心情只独看。

柴关岭雪

清代曾国藩

我行度柴关,山关惊我马。

密雪方未阑,飞花浩如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