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许浑的诗 > 早秋三首

早秋三首

[唐代]:许浑

遥夜泛清瑟,西风生翠萝。

残萤委玉露,早雁拂银河。

高树晓还密,远山晴更多。

淮南一叶下,自觉老烟波。

一叶下前墀,淮南人已悲。

蹉跎青汉望,迢递白云期。

老信相如渴,贫忧曼倩饥。

生公与园吏,何处是吾师?

蓟北雁犹远,淮南人已悲。

残桃间堕井,新菊亦侵篱。

书剑岂相误,琴樽聊自持。

西斋风雨夜,更有咏贫诗。

早秋三首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长夜里一片清凉,

绿色萝叶问吹起了西风。

残萤栖息在露珠晶莹的花草之间,

雁群掠过初秋的星空。

晨光里高大的树木

依旧是枝繁叶密,

晴空下重叠的远山

显得分外清晰。

当枝头飘落下黄叶一片,

我料想洞庭湖定是波浪涌起。

注释

遥夜:长夜。

泛:漂浮貌。

清瑟:清凉寒冷。

翠萝:翠绿的草地。

委:又作“椟”,委身,托身之义。

玉露:晶莹的露珠。

烟波,雾霭苍茫的水面。

墀(chí):台阶,也指阶面。

蹉跎:时问白白过去,光阴虚度。

青汉:即天汉,指银河。比喻官高爵显。

迢递:亦作迢遘,高远之意。

相如:即司马相【xiàng】如,汉代著名辞赋象。他【tā】少年好读书【shū】、学击剑,但由于景帝不好【hǎo】辞赋,对他【tā】不看重。后作梁孝王门客,梁孝王死,他回归家乡。武帝即位后,召【zhào】见【jiàn】相如,并【bìng】任为郎,曾出使西南【nán】,最后病【bìng】死家中。“相如渴【kě】”据《史记·司【sī】马【mǎ】相如列【liè】传》载:“相【xiàng】如VI吃而善著书,常有渴【kě】疾。”

曼倩【qiàn】:东方【fāng】朔,字曼倩。武【wǔ】帝时【shí】待诏金【jīn】马门【mén】,官至太中大夫。以奇计俳词得亲【qīn】近,为武帝弄臣。

生公【gōng】:梁时僧人,名竺道【dào】生,为罗什法师【shī】弟子。传说【shuō】尝于【yú】苏州虎丘寺讲《涅檗【bò】经》,人皆不信。后【hòu】聚石为徒,宣讲至理,石皆点头。故世传:“生【shēng】公说法,顽石点头【tóu】。”

园吏:指庄子。他曾为漆园吏。

蓟:古地名。因城西北有蓟丘而得名。旧址在今北京西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冯宇主.毛泽【zé】东喜读的古典【diǎn】诗词曲赋500篇:吉林文史出【chū】版社,2000年5月:第538页

2、沙灵娜【nà】.唐诗三百首今译:贵州人【rén】民【mín】出版【bǎn】社,2000年10月:第305页

早秋三首创作背景

  作者在屡遭挫折.仕途无望的【de】情况下,为了表现作者对自己未来前途的迷惘与【yǔ】困【kùn】惑,想臣【chén】归隐,而又不甘【gān】心终老【lǎo】江边,写下【xià】这【zhè】三首【shǒu】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冯【féng】宇主.毛【máo】泽【zé】东喜读的古典诗词曲赋500篇:吉林【lín】文【wén】史出版社,2000年5月【yuè】:第538页

早秋三首鉴赏

  其一

  《早秋》第一首的前六句,都【dōu】是写【xiě】早秋的景物【wù】。起句先【xiān】从秋【qiū】夜写起,在漫长的秋夜中,漂浮着一【yī】种清冷的气息。西【xī】风已【yǐ】经从翠绿【lǜ】的草【cǎo】地【dì】上兴起。

  这两句诗,由感觉到视觉,由静而动,非常自然,而【ér】且寓情于景。表面【miàn】看似【sì】乎诗人只【zhī】是客观【guān】地【dì】描述【shù】了【le】自己的感受【shòu】,但如果我们联系宋【sòng】玉《楚辞【cí】·九【jiǔ】辩》中的“靓【liàng】青秋之遥夜兮【xī】,心缭惋而有哀”句【jù】意,便不难理解诗人【rén】主观意识的作用【yòng】。

  这【zhè】正如克罗齐在《美【měi】学)中所说:“艺术把一种【zhǒng】情趣寄托在一个意【yì】象【xiàng】里,情趣【qù】离意象,或是意象离情趣,都不能【néng】独立。”三【sān】、四句,作【zuò】者选【xuǎn】取【qǔ】残萤栖【qī】身于晶莹的【de】露珠上,早飞的大雁【yàn】拂过【guò】银河,这两个【gè】典型景【jǐng】象一【yī】动一静,一俯一仰,一【yī】远一近【jìn】,互相对照,相映成趣【qù】,很自然地将【jiāng】时间由夜晚推到了黎明。而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,拂晓【xiǎo】来到,所看到的【de】景物也更加清晰。五、六【liù】句写【xiě】了高【gāo】大的树木,显得更【gèng】加【jiā】茂密,远处的【de】山岭,由于秋高气爽,天【tiān】气晴好,看【kàn】得更真切,显得也【yě】像【xiàng】更多了【le】。以上六句诗,不【bú】仅时间顺序安排得井【jǐng】然有序,而且【qiě】所【suǒ】选的景【jǐng】物,也都具【jù】有早秋特定【dìng】时间里的典型物色,使我【wǒ】们有如看到一幅幅早秋的联环画【huà】。而诗中【zhōng】凄清,萧瑟的景【jǐng】物,又隐【yǐn】隐透露出诗【shī】人无奈的孤寂之情。

  结尾二句是诗【shī】的点【diǎn】睛之笔。从淮【huái】南一片树叶的落下,而引发作者的【de】身世之感,为自己要终老于雾霭【ǎi】苍茫的江【jiāng】边而哀伤【shāng】。人们常说“一叶知秋”一【yī】片落叶不仅【jǐn】可以预示【shì】秋天的到【dào】来,同时也【yě】引发了作【zuò】者的身【shēn】世【shì】飘零,身不由【yóu】己及仕途无路【lù】的感慨。作【zuò】者从落叶联想【xiǎng】到自己的终身【shēn】将终老江【jiāng】边,作为一个【gè】才华横溢的知【zhī】识分子,哀痛之情不言而喻。至此我们不难看出,前面凄清【qīng】景【jǐng】物的描写,实际上都【dōu】是为最【zuì】后的感情抒发作铺垫。此【cǐ】外,本诗的最后【hòu】一句【jù】,还为第二【èr】首诗【shī】预留了【le】表现【xiàn】空间,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
  其二

  第二首,起句直抒胸臆,由【yóu】台【tái】阶【jiē】前的落叶引发【fā】出作者之悲,一【yī】个“悲”字为【wéi】全诗奠定【dìng】了感情基调。然而【ér】悲又从何而【ér】来呢?

  三、四两句【jù】作了解说:随着时光的流逝【shì】,仕途渺茫,高官【guān】显爵已经没【méi】有【yǒu】希望【wàng】了【le】,而要【yào】想归【guī】隐成仙又【yòu】可望而不可及。可见,一种【zhǒng】对未来前途【tú】的失望甚至绝望的【de】心情,始终困扰着作者【zhě】。而这种感慨【kǎi】在封建文人的【de】笔下出现【xiàn】,应该【gāi】说是【shì】比较普遍的。魏晋时【shí】期的王粲在《登楼赋》中就曾发【fā】出“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【zhī】莫食”的感慨;唐代的【de】李白【bái】在《行路难>一诗中甚【shèn】至要大声呐【nà】喊:“行路难,行路难【nán】!多歧路,今安在【zài】?”在封建社会中,知识分子在【zài】政【zhèng】治【zhì】上常【cháng】常会【huì】受到意想不到的【de】挫折和打击,从而使他们【men】感【gǎn】到前途未卜,世路艰难,对未来【lái】产生悲观【guān】失望情绪。

  这【zhè】种情绪自【zì】然在诗歌中【zhōng】反映出来,五、六句,引古人以【yǐ】自况,到【dào】了老年才理解汉代的大【dà】辞赋家司马【mǎ】相如贫病交加的艰难,穷困时更【gèng】加【jiā】体会到东方【fāng】朔的苦辛【xīn】。作者【zhě】从自己的际【jì】遇,联想到古【gǔ】代著名【míng】人【rén】物司马相如和东方【fāng】朔的坎坷遭遇,相比之下自己的不幸又算得了什么【me】呢?这【zhè】从【cóng】另【lìng】一个侧面反【fǎn】映了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【shí】分子遭受排【pái】挤【jǐ】和打击的现实。诗【shī】的最后从古人想到自己的未来,以反诘【jié】的语【yǔ】气作结。生公虽【suī】能令顽石点头,庄周【zhōu】虽能【néng】抛却【què】尘【chén】世追求逍遥游,但哪一个才是自己的师法榜样【yàng】呢?

  这是作者在【zài】屡遭挫【cuò】折,仕途无望的【de】情况卜【bo】,表【biǎo】现出对目己【jǐ】禾采雨途的迷惘【wǎng】与困惑,想要归隐,而又不甘心终老【lǎo】江边,这种客观现【xiàn】实与主观愿【yuàn】望的矛盾,正是作者“悲”的缘由【yóu】。

  其三

  第三首,开头两句,又以“悲”字领【lǐng】起。虽然蓟北【běi】南归的【de】大雁离【lí】这里【lǐ】还很远,但身在淮南的作者,却已【yǐ】经感到悲伤。这【zhè】里景情之间似乎出现了某种矛盾【dùn】和不协【xié】调,使人感到作【zuò】者的【de】“悲”好像是毫【háo】无来【lái】由。但接【jiē】读下文我们就【jiù】会【huì】明白,尽管雁犹远【yuǎn】,但【dàn】秋天的脚【jiǎo】步却【què】还是毫不客气【qì】地临近了。

  三【sān】、四句景物描写,剩【shèng】余的桃子间或【huò】掉到井【jǐng】里,秋天新【xīn】开的菊花【huā】已渐【jiàn】渐地接近了篱笆【bā】。这里【lǐ】作【zuò】者【zhě】通【tōng】过静中有动,以动衬【chèn】静【jìng】的表【biǎo】现方法,把环境写得非常空灵,寂静【jìng】,正好衬托出作者孤寂无奈的心情。

  秋天的来临,标志【zhì】一年【nián】又将结束,而自己却仍【réng】然是仕途无望,是什么原因使自【zì】己落得如此下场呢?难道是读书习【xí】剑两相耽误,如孟浩【hào】然《自洛之越》诗中【zhōng】所说【shuō】:“遑【huáng】遑三十载,书剑两【liǎng】无成【chéng】”吗【ma】?思来想去【qù】,也【yě】难有一个完满的答案。最后只好暂【zàn】且以【yǐ】琴【qín】和酒,聊以【yǐ】消【xiāo】遣自【zì】持,并且在西【xī】书房中一个风雨【yǔ】交【jiāo】加【jiā】的夜晚【wǎn】,写下了【le】咏贫【pín】的诗作。表现【xiàn】出一种类乎于“君子安贫,达人【rén】知命”(王勃《滕王【wáng】阁序》)的旷达态度,从【cóng】而结束了全篇。

许浑简介

唐代·许浑的简介

许浑
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【huì】),唐代诗人【rén】,润州丹【dān】阳(今江苏丹【dān】阳【yáng】)人【rén】。晚唐最具【jù】影【yǐng】响力的诗【shī】人之一,其一【yī】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【tí】材以【yǐ】怀古、田园诗为佳【jiā】,艺术【shù】则【zé】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【shèng】杜甫【fǔ】齐名,并【bìng】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【chóu】”评价之。成年【nián】后移家京【jīng】口(今江苏【sū】镇江)丁卯涧,以丁【dīng】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【yīn】称【chēng】“许【xǔ】丁卯【mǎo】”。许诗误入【rù】杜牧【mù】集者甚多。代表作【zuò】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

...〔 ► 许浑的诗(411篇)

猜你喜欢

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一

明代王恭

解印行歌出将营,千【qiān】军流【liú】泪共含情。邹阳【yáng】书上【shàng】谁称屈,王粲才高赋谩成。

天连故国铜鱼【yú】远,霜落【luò】寒江白雁鸣。自【zì】愧【kuì】神交惊此别,不堪离恨更沾缨。

端午次韵和徐改之

于石

榴花灼烁露初乾,乍试香罗怯晓寒。

自古独醒多见忌,与君一醉笑相看。

宋代释善直

诸佛不曾出世,人人鼻孔辽天。祖师不曾西来,个个壁立千仞。

目病初愈示敬亭贻谋

清代敦敏

浮云【yún】渐尽尚模糊,惭说【shuō】星眸恋若珠。对【duì】面花【huā】如隔秘【mì】雾,推窗月【yuè】似障纱幮。

难【nán】同阮藉论青白,好向【xiàng】维摩参寂无。忽忆【yì】东堂【táng】狂饮夜,灯光烂灿醉【zuì】呼卢。

葡萄

明代张宁

岁晏虬枝满,春归蚓蔓伸。行藏与时契,不独味宜人。

梅花喜神谱·大开一十四枝

宋代宋伯仁

举头见长安,志士欣有托。

葵藿一生心,岂容天负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