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岭的成语

有关岭的成语

有关岭的成语共收录19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崇山峻岭崇:高;峻:山高而陡。高大陡险的山岭。也作“高山峻岭”。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横峰侧岭形容山势纵横交错,起伏重叠。宋【sòng】·苏【sū】轼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【cè】成峰,远近【jìn】高低各不同,不识【shí】庐山真【zhēn】面目,只缘身在此【cǐ】山中。”
高山峻岭峻:山高而陡。又高又险的山岭。明 施耐庵【ān】《水【shuǐ】浒【hǔ】传》第八十六【liù】回:“众【zhòng】人【rén】打一看【kàn】时【shí】,四面尽是高山,左右是悬崖峭壁【bì】,只见高山峻岭,无路可登。”
登山蓦岭蓦:超越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。明·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三折:“今【jīn】日【rì】亲将头领差,登山【shān】蓦岭践尘埃。”
丛山峻岭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。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【jǐng】里》:“煤矿的【de】空中【zhōng】索道,越过【guò】了丛山峻岭【lǐng】。”
重山复岭谓山峦重迭层接。明·何【hé】景明《进舟赋》序:“予使于滇,行将万里,所【suǒ】越皆重山复岭【lǐng】,以舆以【yǐ】马,颠顿驰【chí】跋,而不【bú】任其劳。”
指山卖岭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。
巴山度岭指爬山越岭。《水浒【hǔ】传》第一一六回【huí】:“只见解珍、解宝便【biàn】道【dào】:‘我【wǒ】兄弟两个,原【yuán】是猎户出身,巴山度岭得惯。’”
荒山野岭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。清【qīng】·贪梦道人【rén】《彭公案》第80回【huí】:“往前一看,都是荒山野【yě】岭【lǐng】,不【bú】见有人行路,连一株树木也没有【yǒu】。”
登山踄岭踄:同“步”,蹈,走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【dì】68回:“我那【nà】顽徒,俱是山野庸【yōng】才,只【zhī】会挑包背马,转【zhuǎn】涧【jiàn】寻波,带领贫僧登山踄岭。”
叠岭层峦叠:重叠;层:重复,接连出现。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。明【míng】 吴承【chéng】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走的是【shì】些悬崖峭壁崎岖路,叠岭【lǐng】层峦险峻山【shān】。”
爬山越岭越:过【guò】;岭:山【shān】岭。爬过【guò】高山,越【yuè】过峻岭。形容野外工作或旅【lǚ】途的辛苦。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【yì】》第114回:“吓得邓艾弃甲丢【diū】盔,撇【piě】了【le】坐下马【mǎ】,杂在【zài】步军之中,爬山越岭而【ér】逃。”
登山越岭形容长途跋涉,旅途艰辛。明 吴承恩【ēn】《西游记【jì】》第一百【bǎi】回:“幸亏他登山越岭,跋涉【shè】崎岖,去时骑【qí】坐,来时驮【tuó】经,亦甚赖【lài】其力也。”
重山峻岭连绵起伏的高山。《宣和【hé】画谱·赵令【lìng】穰》:“使周览江、浙【zhè】、荆、湘重山峻【jun4】岭,江湘【xiāng】溪涧之胜丽,以为笔端之助,则亦【yì】不减【jiǎn】晋宋【sòng】流辈。”
登山陟岭陟:蹈、踏。即翻山越岭。形容旅途艰辛劳累。
巴山越岭巴:攀援。攀山过岭。形容善于登山行走。元【yuán】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【dì】二【èr】折:“人似巴山越【yuè】岭彪,马跨翻江【jiāng】混海虬。”
遝冈复岭指冈峦重沓。
登山逾岭形容长途跋涉,旅途艰辛。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【chuán】》第42回:“且说陈【chén】友定从厕中跳墙【qiáng】而逃,恐大路上或有【yǒu】军马【mǎ】追赶【gǎn】,也向东南【nán】角上登【dēng】山【shān】逾岭,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。”
沓冈复岭谓冈峦重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