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o

傜役


拼音yáo yì
注音一ㄠˊ 一ˋ

傜役

词语解释

傜役[ yáo yì ]

⒈  亦作“傜伇”。

⒉  古代官方规定的【de】平民(主要【yào】是农民)成年男【nán】子在【zài】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【xià】所【suǒ】承担的一定数【shù】量的【de】无偿社会劳【láo】动。一般有力役、军役和【hé】杂【zá】役。历【lì】代以来,名目繁多,办法苛严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傜伇”。古代官方规定【dìng】的平民(主要是农民)成【chéng】年【nián】男子在【zài】一定时期内【nèi】或特殊情况下所【suǒ】承【chéng】担的一定【dìng】数量的无偿【cháng】社会劳动。一【yī】般有力役、军役和【hé】杂役。历代以来,名【míng】目繁多【duō】,办法【fǎ】苛严。

汉 王符 《潜【qián】夫论·实边》:“此均苦乐、平傜伇、充边境【jìng】、安中【zhōng】国之【zhī】要术也。”
《南史【shǐ】·循吏【lì】传序》:“继以昏乱,政以羣孽,赋调云起,傜役无度【dù】。”
《新唐书·来济传》:“省傜役,驭下之宜也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【hàn】明帝【dì】永平十【shí】二年》:“是时,天下【xià】安平,人【rén】无傜役【yì】,岁比登稔【rěn】,百姓殷【yīn】富,粟斛三【sān】十,牛羊被野。”

国语辞典

傜役[ yáo yì ]

⒈  旧【jiù】时国家【jiā】规定【dìng】男【nán】子【zǐ】有【yǒu】服劳役的义务,包括修筑城池、造桥铺路、防卫乡里【lǐ】、戍【shù】守边疆等。也作「徭役」。

《南史【shǐ】·卷七〇·循吏传·序》:「继以昏乱,政由群孽【niè】,赋调云起【qǐ】,傜役无【wú】度【dù】。」
《资【zī】治【zhì】通鉴·卷四五·汉纪三十七·明帝永平【píng】十二年》:「是时,天下安平,人【rén】无【wú】傜役,岁比【bǐ】登稔,百姓【xìng】殷富,粟【sù】斛三十,牛【niú】羊【yáng】被野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傜役"的意思解释、傜役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