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íngsuì

亭燧


拼音tíng suì
注音ㄊ一ㄥˊ ㄙㄨㄟˋ

亭燧

词语解释

亭燧[ tíng suì ]

⒈  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,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,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。

汉 荀悦 《汉纪·武帝纪【jì】六》:“今有司请【qǐng】远田 轮臺【tái】,欲【yù】起亭【tíng】燧,是唯益扰天下,非所【suǒ】以忧民也【yě】。”
《后汉书【shū】·西羌传》:“初开 河西,列置四郡,通道 玉门,隔絶 羌 胡【hú】,使南【nán】北不得交关。於是障【zhàng】塞亭燧出 长城 外数【shù】千【qiān】里。”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从军行》:“卧伺金柝响,起候亭燧烟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亭燧"的意思解释、亭燧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边【biān】城【chéng】使心悲,昔吾亲更之。冰【bīng】雪截肌肤,风飘无【wú】止期。百【bǎi】里不【bú】见人【rén】,草木【mù】谁当迟【chí】。登【dēng】城望【wàng】亭燧,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【gù】反,出门与家辞。子弟多俘虏,哭泣无已时。天下尽乐土,何为【wéi】久留兹。蓼虫不知辛【xīn】,去来勿与谘【zī】。王粲